發生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發病率為耳鼻咽喉惡性腫瘤之首
乳腺導管上皮及末端導管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期取決于能否早期診斷
膀胱上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無痛性、間歇性的肉眼全程血尿
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絕大多數可能就是做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癥狀。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確,大量資料表明,長期大量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已有的研究證明:長期大量吸煙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煙者的10~20倍,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患肺癌的幾率越高。
卵巢癌是卵巢腫瘤的一種惡性腫瘤,是指生長在卵巢上的惡性腫瘤,其中90%~95%為卵巢原發性的癌,另外5%~10%為其它部位原發的癌轉移到卵巢。
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于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后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
腦腫瘤包括原發性腦腫瘤和腦轉移瘤,其最佳治療手段是手術徹底切除,然因正常腦組織的不可切除性及惡性腫瘤向顱內廣泛浸潤性生長的特點,手術大范圍徹底切除極為困難。
放療是通過射線物理損傷治療腫瘤,也是一種局部治療目前放療的各種新技術
外科手術仍是根治腫瘤的主要手段對較早期的癌癥外科切除后常能達到長期治愈的目的
隨著有效化療藥物的增多,治療策略上的進展化療在癌癥綜合治療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比重日益加大